ASML被曝計劃搬離荷蘭,半導體產業(yè)會迎來巨變嗎?
光刻機巨頭ASML計劃搬離荷蘭的消息日前不脛而走,震動了荷蘭產業(yè)界。
美國當?shù)貢r間3月12日,據路透社報道,其近期采訪調研了十幾家大型上市公司、跨國企業(yè)發(fā)現(xiàn),ASML不是唯一在考慮搬離荷蘭的公司,目前有少數(shù)幾家確認正在考慮將總部遷出荷蘭,這足以引發(fā)荷蘭政府對國內營商環(huán)境的關注與重新審視。
荷蘭政府目前被曝正在采取行動全力挽留ASML。據多家媒體報道,荷蘭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行動代號為 “貝多芬行動”(Beethoven Operation),旨在與ASML進行協(xié)商以解決其對荷蘭當?shù)貏趧恿?、法?guī)政策和供應鏈安全的擔憂。
荷蘭首相和荷蘭經濟部部長也被曝已加入了這一特別行動,并在上周約見ASML CEO秘密會談,會議主題即為雙方關心的荷蘭營商環(huán)境問題。
荷蘭經濟部部長Micky Adriaansens向媒體確認雙方已進行會談協(xié)商,但他表示不知道“ASML是否離開”。
1984年誕生于荷蘭小鎮(zhèn)埃因霍溫的ASML,至今已成立了40年。這家公司目前幾乎壟斷了全球光刻機的市場份額,掌握著制造先進芯片的命脈。荷蘭也因為ASML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去年年底,長期主張反移民的右翼政黨荷蘭自由黨在議會選舉中取得勝利,在組建下一屆荷蘭聯(lián)合政府中收獲巨大優(yōu)勢,該黨黨魁也公開宣稱競爭下一任首相。
緊隨其后,議會便通過了一項自由黨發(fā)起的修正案,包括限制允許在荷蘭大學學習的外國學生人數(shù),并終止技術勞動力移民30%的稅收減免。這兩項政策直接牽涉跨國公司最關心的移民勞動力問題。
半導體作為技術門檻最高的行業(yè)之一,對技術熟練工人的質量與數(shù)量要求極高。荷蘭的勞動力供應市場長期供不應求,ASML很大程度上依賴外來移民。目前該公司23000名職員中,約有40%來自國外。
“限制勞動力移民的后果是嚴重的,我們需要這些人進一步創(chuàng)新。” ASML CEO Peter Wennink今年年初發(fā)文質疑政府的移民新政,“如果我們不能把這些人帶到這里,我們就會去一個可以成長的地方。”這一說法也被外界解讀為ASML計劃搬離荷蘭發(fā)出的預警。
不過,ASML從未對外就搬遷計劃正式發(fā)聲回應,去留問題依舊懸而未決。有媒體透露,如果搬離荷蘭,法國可能是該公司正在考慮的下一站。
荷蘭另外一家半導體巨頭恩智浦也表達了對荷蘭移民政策類似的擔憂。
界面新聞就相關消息分別向ASML、恩智浦采訪求證,目前暫未收到官方回復。
憑借先天的地理位置及海港內陸網絡,荷蘭一直為歐洲的交通樞紐,國家經濟高度依賴國際貿易,2022年最新出口額占全國GDP之比超過60%,是全球開放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因此,荷蘭在歷史上也是多家跨國公司選址落地的首選。
然而近年來,跨國公司撤離潮已經成為了荷蘭的一大隱患。2020年,日用化妝品巨頭聯(lián)合利華宣布重組,公司不再采用“荷蘭和英國雙總部”的架構,并將其唯一的總部從荷蘭遷至英國。
次年,能源巨頭殼牌石油也決定將公司總部從荷蘭海牙遷至英國倫敦,結束了公司總部近一百年落戶荷蘭的根基。
接二連三的巨頭撤離也引發(fā)了政府的擔憂。今年1月,荷蘭財政部委托市場咨詢機構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的荷蘭跨國公司將考慮在未來兩年內將業(yè)務轉移到到海外。如果這些公司撤離荷蘭,勢必將對包括半導體產業(yè)在內的多個領域產生巨大的沖擊波。????
本文轉自于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