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
我國古代有一種獨(dú)特的器皿,叫欹(qi)器。
其未注入水時略向前傾,慢慢加水后則逐漸豎立,一旦灌滿水就會傾覆倒盡,只有在那個恰如其分的平衡點(diǎn),才能豎起來。
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莫不如此,關(guān)鍵在一個“度”字。
凡事有度,過則為災(zāi)。
與人交往切記:話不隨口,事不隨心,人不隨意。
01
話不隨口
你知道世界上最短的婚姻有多短嗎?
答案是:只有三分鐘。
科威特的一對新人在當(dāng)?shù)胤ㄍマk完結(jié)婚手續(xù),準(zhǔn)備離開時,新娘突然一個趔趄不小心仰面摔倒在地。
新郎的第一反應(yīng),并不是及時上前攙起妻子,而是脫口而出“你真蠢?。?rdquo;
被語言中傷的新娘,惱怒地立刻提出了離婚。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再親密的關(guān)系,也經(jīng)不住惡語相向、嬉笑無度。
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并不認(rèn)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時候你一句隨口而出的話,對別人而言,或許就是一把扎心的刀,甚至是一輩子難以愈合的傷。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句冰冷的話,可以讓人如墜冰窖,一句體己的話,亦可以讓人溫暖一生。
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美國黑人司機(jī)搭載了一對白人母女,女兒問媽媽:“為什么司機(jī)叔叔的皮膚和我們的不一樣?”
媽媽沉思良久,說:“這是因為上帝想讓我們的世界繽紛多彩,所以創(chuàng)造了不同顏色的人啊。”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jī)堅決不收錢。
他說:“謝謝你們,是你的話,讓我感覺不再低人一等,讓我找到了自信,這就是最好的車費(fèi)。”
一個人說話的態(tài)度,就是他待人的溫度。
特別喜歡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界上,心中有溫度的人活得最漂亮,他們會散發(fā)出一種溫馨而善良的力量,那種柔軟讓生命充滿了陽光。
02
事不隨心
有調(diào)查表明:一個人一生所做的錯誤的、愚蠢的、讓自己后悔的決定,90%產(chǎn)生于情緒失控時刻。
處事以沖動開始,最終將以后悔結(jié)束。
世人皆知曾國藩辦事沉穩(wěn)謹(jǐn)慎,但他的弟弟曾國荃做事卻是毛手毛腳。
同治五年,剛被任命為湖北巡撫的曾國荃,常常看誰不順眼就彈劾誰。
一次沖動,不顧曾國藩勸誡,一意孤行向皇帝參劾了位高權(quán)重的總督官文。
結(jié)果對方?jīng)]被拉下馬,自己卻被革職,灰頭土臉地回家了,還間接導(dǎo)致了曾國藩政治生涯的提前結(jié)束。
回家之后的曾國荃懊悔道:我真是天下第一蠢人?。?/span>
情緒大于理智,意氣用事,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了自己。
著名演說家安東尼·羅賓曾說:“杰出人生的秘訣,就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緒這股力量,而不是被這股力量反制。”
有一個劍手,他與自己的老對手斗了30年仍不分勝負(fù)。
后來一次決斗中,對方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劍手迅速持劍指向?qū)Ψ健?/span>
惱羞成怒的對手,往劍手臉上狠狠呸了一口,等待死亡。
哪知劍手卻停住了,撂下一句:咱明天再打。
對手頓時糊涂了,劍手說,三十年來我一直在修煉自己控制情緒的能力,這也是我常勝不敗的原因,但剛才你吐我的瞬間讓我動了怒氣,沖動的時候最容易決策失誤,所以明天再打。
然而,這場戰(zhàn)爭永遠(yuǎn)也不會開始了。
因為那個對手變成了劍手的學(xué)生,他被劍手沉靜的氣度所折服。
他,就是英國歷史上唯一留名至今的劍手,歐瑪爾。
03
人不隨意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
未經(jīng)許可就擅自翻看、使用別人的東西;
打著交情的旗號,屢屢借錢不還;
以閨蜜或哥們自詡,不分場合亂開玩笑,給人難堪……
生活中,我們身邊總有那么一些人,說話做事隨心所欲,完全以自己為中心,從來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把別人的隨和當(dāng)隨便,把別人的善良當(dāng)懦弱,甚至仗著關(guān)系好而肆意僭越。
殊不知,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界線。
正如畢淑敏老師說:親近的保持距離,才是最恰當(dāng)?shù)慕煌绞健?/span>
關(guān)系再好,也要有分寸;感情越深,越需要呵護(hù)。
一次表演中,蔡明不小心把帶針頭的針管扎在多年的好搭檔郭達(dá)身上,疼得他直喊。
盡管事后郭達(dá)表示真的沒關(guān)系,可蔡明心里還是過意不去。
她特地跑去古董市場,費(fèi)盡心思買了幾枚郭達(dá)最喜歡的西藏錢幣送給他,以表歉意。
有人不解,問蔡明:你們都是老朋友了,還至于這樣嗎?
蔡明鄭重地說:“正因為是老朋友,我們更要將哪怕一點(diǎn)點(diǎn)的嫌隙都消滅在萌芽中,而不能任其慢慢累積成大矛盾。”
《你和誰在一起很重要》中說,再偉大的交情,也要拿捏好尺度。
家人之間言談有分寸,是一種理解;朋友之間處事不隨意,是一種尊重;陌生人之間舉止有界限,是一種禮貌。
恰到好處的距離最舒服,懂分寸的關(guān)系最迷人。
▽
陳道明說:“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節(jié)制,而不是放縱。”
紅塵煉心,俗事修性。
說話有溫度、做事有氣度、做人有尺度,為人處世守好邊界感,人生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本文轉(zhuǎn)自于 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