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自周一開始,美國撤離駐烏克蘭大使館的非必要人員,并鼓勵美國公民離烏。俄烏對峙局勢再次升溫,幾乎成為全球公認的事實,其影響也已外溢到財經(jīng)市場:俄羅斯股、債、匯全面大跌,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主要歐洲國家股指周一繼續(xù)全線下跌。
2.俄烏雙方在邊境集結的兵力大致都是12萬。在兵力相當?shù)那闆r下,以2014年那場戰(zhàn)爭為參照,12萬俄軍就想大舉入侵甚至攻滅烏克蘭并不現(xiàn)實。
3.近期,俄羅斯高調透露了其談判要價,即要求1991年后加入北約的10個成員國退出,被西方全盤拒絕。俄方提出這種不可能的談判條件,更像是在“演戲”。另外,英美援助烏克蘭的軍火,只是防御型武器。各國只是在故意營造大戰(zhàn)氣氛、各取所需。
4.俄羅斯降低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希望借此對歐洲施壓。但挪威、美國和中東的大量天然氣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俄羅斯減少供應帶來的空缺,更多西歐國家在未來可能會選擇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牌”沒能達成目的,還起到了反效果。
原本僅在一部分“國際政治”“愛好者”圈子中才關心的“烏克蘭局勢”,突然外溢到了財經(jīng)市場。
北約組織官網(wǎng)周一(1月24日)發(fā)表聲明稱,隨著俄羅斯繼續(xù)在烏克蘭及其周邊地區(qū)進行軍事集結,北約正讓部隊處于待命狀態(tài),并正向東歐地區(qū)派遣更多戰(zhàn)機和船艦,以加強對俄威懾和防御。
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周一稱,美國對歐洲目前局勢深感關切,為了加強盟國的防御能力,美國已準備好向北約快速反應部隊提供軍事支援,以便加強部署,在必要時提供幫助。國防部決定將約8500人的部隊置于高度警戒狀態(tài),并未最終決定現(xiàn)在向歐洲派遣任何部隊,將在未來幾天內繼續(xù)提供籌備和派軍決定的最新情況。
而俄羅斯國防部周一公布,來自俄羅斯東部軍區(qū)的軍隊和武器裝備將陸續(xù)出發(fā)前往白俄羅斯境內,這些軍隊未來將在白俄羅斯境內完成多項訓練任務。
更關鍵的“信號”是,自周一開始,美國撤離駐烏克蘭大使館的非必要人員(包括外交官的家屬),并鼓勵美國公民乘坐商業(yè)航班離開烏克蘭。
于是,周一當天,俄羅斯股、債、匯全面大跌,股市大盤創(chuàng)2020年以來新低。 美元計價的俄羅斯交易系統(tǒng)現(xiàn)金指數(shù)RTS盤中一度跌超10%,收跌8.11%。
同樣,歐美股市也在跌。 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低開,道指跌幅超3.2%,標普500跌近4%,納指跌近4.9%,之后逐步收窄跌幅。
主要歐洲國家股指周一繼續(xù)全線下跌 ,領跌的意大利股指跌約4%,法國和德國股指跌近4%,和跌超3%的西班牙股指均連跌兩日,跌超2%的英股連跌三日。
當然,A股也跟風下跌。截止周二下午15點,滬指跌超2.4%。
能打得起來嗎?
俄烏邊境危險加劇、一觸即發(fā)的信號,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球公認的事實。
在中國網(wǎng)絡上,有的人說,烏克蘭不自量力,普京磨刀霍霍。有的人說,俄羅斯果斷出兵,美國不戰(zhàn)自降。
而在“當事人”那里,美國說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俄羅斯說烏克蘭在威脅自己(這話幾乎沒人信)。
所以,“烏克蘭局勢”究竟會怎樣呢?
首先,綜合目前各方公布的信息,俄軍在俄烏邊境集結的兵力大致在12萬。但烏克蘭軍隊同樣調集了12萬。正好是1:1。
從后備軍力來看,俄羅斯陸軍總人數(shù)40萬人,烏克蘭24萬人。
以2014年的兵力和戰(zhàn)果為參照,12萬俄軍就想大舉入侵甚至攻滅烏克蘭,這并不現(xiàn)實。
因為201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一共調集了多達15萬軍隊。相當一部分“志愿軍”還進入頓巴斯支援當?shù)氐亩碜逦溲b。
但最后頓巴斯獨立的兩個州,大部分地盤還是被烏克蘭政府軍收復吃下了。
至于什么打通克里米亞的陸地通道,直接占領基輔,那就更沒邊了。
2014年俄羅斯真的派出了15萬人,結果也就那樣了。這說明烏克蘭軍隊的戰(zhàn)斗力還可以。
而且當時烏克蘭內部關鍵崗位仍充滿了親俄成員,里應外合,導致大量情報被俄羅斯掌握。
這些年,經(jīng)過大力肅清,烏克蘭內部已經(jīng)清洗了許多親俄分子。俄羅斯的情報就沒有那么靈了。
其實,戰(zhàn)爭的基本原則,早在《孫子兵法》里就說過了——“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zhàn)之”。
要想確保發(fā)動圍殲戰(zhàn),進攻方兵力需要達到防御方的三到五倍。
在戰(zhàn)斗力基本相當?shù)那闆r下,這個兵力對比原則至今都適用。
面對烏克蘭24萬軍隊,12萬前線部隊,俄羅斯起碼得調來30~40萬大軍,才能確保干凈利落地吃掉。
而俄羅斯的整個正規(guī)陸軍也就不到40萬人規(guī)模。要想達成這個目標,俄羅斯得先擴軍。
俄羅斯的驚人開價
在媒體上、網(wǎng)絡上、雙方發(fā)言人的口水中,俄羅斯與烏克蘭、西方、美國的對峙好像一步步走向高潮,情勢越來越讓輿論擔憂。
但實際上,離能夠大打一場,還差得遠呢。
而最近,俄羅斯還高調透露了自己的談判要價,遠遠不止于“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而是要求北約退回到1991年。
這就意味著1991年之后加入北約的成員國,也就是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羅的海三國等必須離開北約。
這等于是要并沒有打敗仗的北約,吐掉所有冷戰(zhàn)后擴張成果。
很顯然,俄羅斯提出這樣的要價,西方和已經(jīng)倒向西方的東歐各國是不可能接受的。
西方自然全盤拒絕了俄羅斯的開價。而普京又有什么辦法能夠迫使西方答應這個條件呢?
想一想?這現(xiàn)實嗎?可能嗎?
進一步想一想,如果根本不現(xiàn)實、毫無可能,那提出這種不可能的條件,究竟是在談判,還是在表演呢?
值得注意的是,“演”得起勁的,還有美國的盎-撒老兄弟,尤其是關系最密切的英國和澳大利亞。
英國和澳大利亞和美國一起宣布,撤離駐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外交人員及家屬。
但像加拿大、新西蘭以及日本這樣的盟友,就只停留在“幫腔”的水平上。
而歐盟對與己無關的烏克蘭總體反應冷淡,尤其是德國,不但拒絕乃至阻撓武器援助,海軍司令甚至私下表示“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了”、“普京和俄羅斯值得尊重”。
德國禁止像波蘭這樣的國家,把之前德國贈送的東德老式蘇制火炮轉送烏克蘭。德國還拒絕英美援助烏克蘭的軍火飛機過境。
不過,英美援助烏克蘭的軍火,也就是“標槍”單兵反坦克導彈、“毒刺”單兵防空導彈這樣的單兵武器,只能用于防御。
至于飛機、艦艇的調動,更沒譜了。巡航期的2艘航母、2艘兩棲攻擊艦都在東亞呢。
說穿了,大家都是在故意營造大戰(zhàn)氣氛,各取所需,而已。
俄羅斯并沒有什么“牌”
歐美俄局勢風云翻滾,其實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之戰(zhàn)”已經(jīng)早早開打。
去年下半年以來,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降到了近年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到10月之后,出口量更是跌破了歷史低點。也就是每周出口量從32億立方米下降到22億立方米,整整減少了10億立方米。
這正是歐洲冬季取暖需要用氣的關口。自然,歐洲的能源、發(fā)電價格猛漲飆升。
顯然,這是俄羅斯希望借此對歐洲施壓,要求歐洲站到俄羅斯的立場上來。
但是,歐洲的天然氣不是俄羅斯獨家供應的。還有另一個大供應商是并未加入歐盟的挪威。
俄羅斯減少出口,天然氣價格猛漲,挪威立刻加大了對歐盟各國的供應。
出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周比平均值增加了2億立方米。但這還不夠,還有空缺沒能補上。
但是,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新興的天然氣出口國,那就是頁巖氣開發(fā)獲得突破的美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面對猛漲的價格,俄羅斯“斷氣”創(chuàng)造的的利潤空間,原本缺乏價格競爭力的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大舉坐船向歐洲進發(fā)。
美國和中東(主要是卡塔爾)的海運液化天然氣蜂擁而至。不僅自己大賺一筆,也迅速拉低了歐洲氣價。
去年12月,至少有30艘液化天然氣船從美國前往歐洲。今年1月上半月,歐洲收到的美國液化天然氣,有史以來首次超過了俄羅斯管道天然氣。
美國的海運液化天然氣成本略高,但是能救急啊。
包括美國和中東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量,猛漲了10億立方米,補齊了俄羅斯減少供應帶來的空缺。
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電力價格應聲回落。
俄羅斯的“天然氣牌”,沒能達成目的,實際上起到了反效果。
原本俄羅斯認為會比較“軟”的歐盟也態(tài)度轉硬,1月13日歐盟外交負責人博雷爾就表示,俄操縱天然氣價是施壓的一部分,歐洲“不應在壓力下進行任何談判”。
而且在德國政府更迭,“北溪2”前途未卜的情況下,俄羅斯的“天然氣牌”可能越來越難打了,甚至打反了。
在政治經(jīng)濟雙重局勢下,更多西歐國家會下決心,減少乃至擺脫對俄羅斯陸上管道天然氣的依賴,轉向采購美國海運液化天然氣。
態(tài)勢總結
45年的冷戰(zhàn)史一次又一次的證明,雙方不會真的打起來。一旦危機進入高潮,也就是該降溫結束的時候了。
無論是1948年的柏林危機,還是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都是如此。
1948年的柏林危機,斯大林切斷西柏林與西德的陸路聯(lián)系,試圖迫使西方三國的軍隊撤出西柏林,結果美國展示了超乎想象的空中實力,用空運維持了西柏林近一年的生存,最終以蘇聯(lián)的退歸原位為結束。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赫魯曉夫以“古巴導彈”牌,最終換來了古巴的安全保證,退走了美國部署到土耳其的核導彈,可謂是實際的贏家。
其實,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本質就是一場絕妙的出局:
美國在緊鄰蘇聯(lián)的土耳其部署核導彈,蘇聯(lián)則向自己的前沿盟友古巴部署核導彈。
經(jīng)過一番劍拔弩張的較量,最后雙方同意都從這里撤出核導彈,同時蘇聯(lián)還換來了美國對古巴的安全保證。
這就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典型。
雙方一直都是下大棋的高手,知道如何進退。
本文轉自于 鳳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