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離開大廠的人,后悔了嗎?
大廠是圍城。
這似乎是每一個大廠人(或前大廠人)心照不宣的共識。
對于站在圍城外的人來說,大廠的光環(huán)太過閃閃發(fā)亮——有即使跟前些年相比斷層下滑,但跟其他公司橫向對比仍然頗具競爭力的高薪;有跟外企不相上下,甚至高于很多外企的員工福利;有背靠大樹好乘涼、背靠大廠簡歷強的大平臺。
但真的進入大廠之后,很多人發(fā)現(xiàn)高薪相對應的是高強度的工作和無止盡的內卷。更可怕的是,日復一日的加班對身體的摧殘已經不是重點。真正壓垮大廠人的不是996和007,而是算算自己本月的工時和工資,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時薪還不如隔壁國企。
從向往大廠到進入大廠,有的人堅持,有的人離開,有的人離開了又回來。
當大廠人決定離開圍城,他們在想什么?他們都后悔了嗎?
前兩天見到一個以前阿里P6的員工,總包70w,辭職回了老家上岸事業(yè)編。
現(xiàn)在他每天都在自我pua,說是工資到手一年只有8萬,那些亂七八糟所謂的隱形福利也基本為0,用他的話說就是:“感覺自己被上岸潮忽悠了。”
想想的確是,互聯(lián)網再不濟,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極少數能憑本事快速積攢家底的途徑之一。
大廠之所以能在過去成為就業(yè)最優(yōu)選擇,不是簡單的偶然,而是真有原因的。
最近和幾個朋友聊天,都是一線互聯(lián)網大廠出來后去了國企、民企或1.5線-2線互聯(lián)網。我們無一例外,都在懷念大廠的好。懷念基本有四點:
1. 抗風險能力強
比起中小型公司,互聯(lián)網大平臺就跟莊家一樣,總是最賺錢的,也是最安全的,大環(huán)境不好影響增長,但不太影響平臺可以一直賺錢的能力??芍^“鐵打的平臺,流水的商家”。
而非平臺型公司,總要看看現(xiàn)金流能撐多久。老板焦慮,員工也焦慮。在大廠只要不被裁,就有種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相對安全感。
2. 給得起錢
大部分民企&非一線互聯(lián)網公司,工資給高一點,感覺就是欠了他們一樣,對員工產出更加敏感。
互聯(lián)網大廠員工普遍錢多,公司也不太會盯著一個同學看他的產出。整個集團機器在run就行,沒那么看局部。
3. 工作體系化、嚴謹
大廠有嚴謹的工作方法論、注重邏輯,還有強大的數據庫資源,讓員工做事可以嚴密論證對結果有把握。
而非大廠的公司,工作方法和決策咋看咋隨機,很容易不適應。這靠一個人單槍匹馬也掰不回來。有時候覺得自己是異類。
4. 扁平化,就事論事
大廠沒有那么長的審批流,沒有等級森嚴;溝通平等,拿邏輯和結果說話而不是職級,這點對年輕人真的挺友好的。
這四點基本保障了,大廠員工可以茍,茍著雖然不一定能升職加薪,但保住高薪沒問題,以及自己做的事不會是沒論證瞎搞,工作中對搞人的要求相對沒那么高。
當然,我也有一幫在大廠茍著的朋友,也在懷疑人生,在一個螺絲釘位置上到了成長邊際位,也想往外求突破。
只能說,當下這個環(huán)境,工作就是圍城,沒有完美的。明白自己的核心訴求,才不會內耗。
大廠出來,被小公司pua到心絞痛,真的很后悔。
大廠的冗余加班確實是多,但還有底線,只要完成工作就OK,相對來說還是有松弛感。
跳出來到小公司想躺平,結果沒想到跳進了大坑。
首先國慶前三天加班不給加班費,加班沒車費和飯補(在大廠呆過的朋友應該都很難接受這種落差吧)。
然后公司微信慢一分鐘回復,領導就要來說你,所以每天都得一直心慌慌地看兩個企業(yè)聊天軟件,怕錯過第一時間回復。
完成工作之外還有沒完沒了的自我檢討復盤,被抓住一點問題就不放,不斷地讓你自我檢討思想還是工作習慣有問題,全部推翻你的工作成果和自我信心。
離開大廠不是因為忙,也不是因為累。
而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在大廠的工作中,我可能會失去判斷和自我:即使你知道這個指標對公司沒有意義,但因為上司需要,你還是要去做。
我記得我前司的上級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去想如何讓我的上級滿意。”
我才突然發(fā)現(xiàn)確實是這樣,大廠的工作目標從來不是為了滿足用戶,而是為了滿足上級。我滿足我的上級、我的上級滿足他的上級,他的上級再滿足自己的上級,就這樣一層一層向上管理,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偽需求階級。
當時我還是一個中高級職位的部門負責人,但當我發(fā)現(xiàn)我的工作目標只是為了滿足我的老板,而不是滿足用戶,更不是讓部門成為有力的競爭力的時候,大廠的光環(huán)瞬間就消失徹底了。
我強烈建議大家把大廠當做中轉站,不要把大廠當做你的歸宿。
大廠的運轉邏輯是這樣的:條分縷析,責任明確,像螞蟻雄兵一樣各司其職。這種工兵邏輯的工作節(jié)奏就決定了大廠的每一個人都沒有終極責任心。每一個人都不會負責,每個人都只能甩鍋。到最后,即使混到了中層,你也只能成為一個螺絲釘。
放棄了一份在別人眼里難以舍棄的工作。
大廠,五險一金北京最高,上下班不打卡基本上睡到自然醒,家到公司騎車十分鐘到…
可能會有人說我不知好歹,但只有我知道:
公司不打卡是為了方便凌晨加班不給補償,甚至有一次我肝了超過72h渾身抽搐,直接被120接走;
因為住得近,所以即使是周六日在家加班沒回消息會直接找人敲我家門;
老板一直在對我進行無限的打壓和無意義的返工,整個團隊都在甩鍋,溝通成本奇高;
到最后整個人狀態(tài)非常糟糕,鼠標點擊幾下甚至就會想哭,易怒暴躁敏感甚至經常心臟出現(xiàn)不適…
對此我想說,工作真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解決不了就放棄,被pua不應該去自證,不該懷疑自己。不是你的問題不要怪自己,也不要委屈自己,你是一個鮮活的人!
@Aria小魚(進階版)
入職半年后被借去別的業(yè)務,成長開始變得很慢。但因為還想在大廠學一些東西,所以一直在堅持,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裸辭。
一個是發(fā)現(xiàn)了大廠“有價值”的工作狼多肉少。成熟的業(yè)務很難再開出新的枝丫,大多都是編造需求和降本增效。聰明的領導早就瞄準好了項目去喂給自家嫡系。剩下的還有大堆同事在虎視眈眈。
然后就是圍觀高層領導的生活后,我變得有些迷茫。我的工位隔壁是5個領導,看著他們的生活,我覺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狀態(tài),即使奮斗到他們的位置,也依然讓我想要逃離。
當然也很有大一部分原因是長時間持續(xù)嚴重的內耗。這種內耗來源于工作內容的重復和無意義,來源于年齡持續(xù)增長而我的人生卻沒什么變化,來源于無聊的生活和眼里漸漸失去光的自己。
當一些人決定離開圍城,并不是因為他們不再看重這里的優(yōu)點,而是他們開始思考什么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
選擇離開大廠,可能是逃避,也可能是為了更有意義的工作,更平衡的生活,或是更適合自己成長的環(huán)境。
也許離開意味著面臨重新開始的不確定性和挑戰(zhàn),但也有了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和目標、開啟新生活的可能。
所以無論你現(xiàn)在身處圍城內外,都不妨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圍城不在于任何一個公司或職位,而在于你對自己的認識和未來的選擇。
在這個意義上,離開大廠的人們,其實是在向我們展示另一種可能性——勇敢地走出那座圍城,找到真正的自己。????
本文轉自于 新浪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