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国产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jap,免费观看片,2020每日更新国产精品视频

思杰拓才匯云

紙巾價格上漲,會影響我們的“用紙自由”嗎?

紙巾價格上漲,會影響我們的“用紙自由”嗎?

 

??過去老覺得紙巾便宜,但最近家里的紙巾沒了,去超市買紙巾,真是讓人驚訝,原來幾年前十幾元、二十元不到的大包裝紙巾,價格漲了一倍,比如那些高檔紙巾,十連包130抽的已經(jīng)50元了。

沒兩年時間,不光價格,紙巾本身似乎也大不一樣了,棉柔感紙巾或者棉韌紙巾擺滿了貨架。“綿柔”“棉韌”都是讓人疑惑的詞語,難道現(xiàn)在的紙巾都升級到用棉花做了嗎?如果紙巾里加了棉纖維,有了布的成分,紙巾和布結合,棉感紙巾,倒似乎也是貼切的命名。

在棉花還不普及時,中國古人其實穿過紙制衣服。古時有“富穿綢,窮穿麻”的說法,而在保暖性和舒適性上,紙衣服比麻服還要差,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元朝時,有人改進了棉花的去籽和紡織方法,中國人才有了舒適保暖的棉衣。而如今,連日常的紙巾反而都向著棉巾的方向進化,也是現(xiàn)代生活追求舒適的體現(xiàn)吧。

 

紙巾漲價,首先是因為原材料漲價。9月份針葉林木漿價格上漲了13%,闊葉林木漿上漲15%,整個夏天木漿價格更是上漲了三成,這意味著生活用紙的成本全面上漲。與此同時,棉花1.5萬元一噸,是木漿兩倍左右,棉花成分的加入,自然也增加了成本。

從需求端來說,金九銀十,這是傳統(tǒng)的用紙旺季,學生們返學上課要采購書本,一年中的年節(jié)和消費旺季多集中在秋冬季節(jié),包裝用紙、快遞用紙需求都在激增。企業(yè)要盈利,也會在這個季節(jié)發(fā)力。

果然,從9月份開始,紙張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提價了。太陽紙業(yè),玖龍紙業(yè),晨鳴紙業(yè)等多家公司9月以來都在宣布價格調整,有的一個月上調了三次。10月以后,調價還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著,比如,銀鴿紙業(yè)十月中旬就將生活原紙的價格上調了200元/噸,約相當于3%的幅度。

 

上游漲價正在傳導到零售。在超市買紙巾,一位促銷員指著29.9元十卷的維達200克卷紙告訴我,明天就沒有優(yōu)惠了,價格會恢復到59.9元。這似乎太離譜了,讓人想起了環(huán)保風暴下的紙張漲價。2016年底,因為國家嚴格監(jiān)管造紙廠的排放,很多紙廠停產了,紙張價格兩三個月內漲了一半。2020年,徹底停止進口洋垃圾的一年,作為造紙原料的廢紙少了,紙張遭遇了又一波上漲。

那次的紙巾漲價讓人心有余悸,很多人都開始囤積。我才想起,以前交取暖費,買汽車保險,都能獲贈紙巾,連電信公司的兌換商城里,紙巾也占到顯眼的位置。這或許正是因為之前紙張漲價,牽動千家萬戶。于是體積又大,價格又低廉的紙巾,就被商家選為禮品,就像供給制下的單位發(fā)福利,專撿個頭大分量重的大米和食用油,扛回家的路程中,就記住了單位的關懷。

但上游紙漿上漲三成,傳導到消費終端,就會漲一倍?這里面恐怕還不能完全用價格的傳導機制來解釋。事實上,紙巾廠其實正在為過度的產能買單。中國制造的特點之一便是產能過剩,凡是工藝成熟的產業(yè)都會資金充斥,產能膨脹,激烈競爭。兩輪環(huán)保風暴過后,改造了排放設施,重新適應了造紙原料結構改變后,造紙廠再度踏上擴張之路,對應的則是這幾年紙巾廠越來越卷。

 

造紙業(yè)的銷售毛利率2019年曾達到過21.45%,隨后四年連續(xù)下降,2022年為13.14%,2023年一季度再度下降至10.8%,可謂是步步退守。具體到企業(yè),比如維達紙業(yè),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0%達到100億港元,可凈利潤下降了八成,只有1.2億港元。紙巾三巨頭中的另兩家,中順柔潔凈利潤下跌了超六成,恒安國際表現(xiàn)得相對好一些,但凈利潤也下跌了4%。

造紙行業(yè)又是典型的周期行業(yè),紙張是剛需,生活用紙更是剛需,還是高頻消費品,再貴也得用。如果消費者收入提高,木漿含量高的高品質紙張就會走俏。今年九十月間的紙張漲價,其實可以看作是多年造紙業(yè)利潤變薄后的一次集體試探,造紙業(yè)試圖回到盈利軌道。

利潤降低,企業(yè)尋求突圍的方法之一是高端化,也就是更柔、更緊實,乃至更為專業(yè)化的用紙,比如可水洗的廚房用紙,羊絨棉的柔韌紙巾,還有云感柔膚紙巾,高端的紙尿片等衛(wèi)生用品。而普通廁紙,在紙巾消費中一直是穩(wěn)定下降的,十幾年來,已經(jīng)從占比六成下降到占比一半左右,廠家要獲得比較高的利潤,都會向高端用紙發(fā)力。

不過,大家對紙張價格上漲不必太過擔憂。一是如今電商銷售渠道發(fā)達,體積大、質量重,紙巾自身的特點,都使之更適合郵寄渠道。所以如今有的企業(yè)將近一半的產品通過電商銷售,節(jié)省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費用,倒也抑制了紙張價格的上漲。

二是近十余年來,占紙張生產成本一半木漿價格,其實是相當穩(wěn)定的。之前因為疫情出現(xiàn)過供應鏈緊張,才有價格大幅波動,而當供應鏈穩(wěn)定后,價格自然會穩(wěn)定下來,如今的上漲,只是季節(jié)性的供需矛盾帶來的短期上漲。

 

另外,提到木漿原料,如今的紙張生產行業(yè),還有另外一個情況值得注意。觀察中國造紙產業(yè)的分布狀況,主要的造紙廠家并沒有分布在森林覆蓋率更高的地區(qū),也沒有出現(xiàn)在進口紙漿更便捷的沿海地區(qū),而是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尤其是以湖北為中心的長江兩岸。造紙行業(yè)每年千億元的產值,一半被湖北承包了,其中孝感主打的是生活類紙巾,荊州主要制造的是工業(yè)用紙,黃岡主打的則是辦公用紙。

湖北并沒有廣闊的森林,造紙原料何來?實際上,造紙原料并不一定來自木漿,生長在湖泊池沼的蘆葦提供了廉價的造紙原料,雖然品質不如木漿,但也足夠日常使用。湖北號稱千湖之省,自然有充足的蘆葦供應。

前面提到,2016年的紙巾價格大漲,原因是環(huán)保整治,但如今很多人使用的紙巾很可能是蘆葦搗成漿制作的,蘆葦作為一年生植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小得多,不可能因此造成普通紙張的價格一飛沖天。從這個角度,作為普通人,需要關注的反而是紙巾的成分,諸如原木漿、原生木漿、竹漿、混合木漿等等,畢竟不同原料的紙巾,會在價格上差異越來越大。

 

本文轉自于   新浪熱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才匯云網(wǎng)”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0條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