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正在進行一項可追溯到喬布斯時代的“登月式”項目:連續(xù)性無創(chuàng)血糖監(jiān)測。
(截圖來源:蘋果官網)
這個代號為E5的秘密項目,旨在研究如何在不需要取血的情況下,監(jiān)測人體血糖水平。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近期取得重大突破后,蘋果公司認為最終可以將該技術推向市場。
彭博社稱,如果這項技術得到完善,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無疑有巨大的好處,并且有助于鞏固蘋果公司在醫(yī)療保健領域的地位。蘋果的最終目標是將這項監(jiān)控系統(tǒng)添加到Apple Watch上,使其成為全球數百萬糖尿病患者的必備物品。
未來仍有工作要做,可能要花費數年之久,但這項技術可能會顛覆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yè)。在美國,大約每十個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們常用的監(jiān)測設備需要刺破皮膚才能測量血糖。當然,也有來自Dexcom公司和雅培公司的可以插入皮膚的貼片,但這一貼片大約每兩周就要更換一次。
蘋果正在采取不同的方法,使用一種被稱為硅光子學的芯片技術,以及一種被稱為吸收光譜的測量程序。該方法使用激光將特定波長的光發(fā)射到皮膚下方含有組織液的區(qū)域,然后,光以指示葡萄糖濃度的方式反射回傳感器。最后通過一些算法確定人體的血糖水平。
相比于蘋果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和混合現實頭顯項目,參與無創(chuàng)血糖監(jiān)測的研究人員更少,這是公司中最隱蔽的計劃之一,作為蘋果探索性設計小組(XDG)的一部分,數百名工程師正在從事該項目。
過去十年中,蘋果公司在數百人身上對該血糖監(jiān)測技術進行了測試。該公司將該技術用于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的人,以及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人,并與有創(chuàng)血糖監(jiān)測結果進行了對比。
有知情人士稱,蘋果的這個技術已經開發(fā)了超過12年 ,現在正處于概念驗證階段。該公司認為,該技術是可行的,但需要縮小尺寸以便更實用。
工程師們正在努力開發(fā)一款原型機,其大小與iPhone相似,可以綁在人的二頭肌上。與此前放在桌子上的版本相比,尺寸明顯變小。
彭博社稱,Apple Watch逐漸變得更像是一種健康工具。首款Apple Watch于2015年推出,雖然配備了心率傳感器,但更側重于健身追蹤。2018年,它增加了心電監(jiān)測功能。如今,Apple Watch不僅可以感應體溫,用于女性健康追蹤,還能監(jiān)測血氧水平。
蘋果公司取得了血糖監(jiān)測技術上的重大進展,但也面臨著不少專利上的爭議。據科技媒體MacRumors報道,美國政府最近表示,不會否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裁決,即蘋果手表侵犯醫(yī)療設備公司AliveCor的專利權。此舉可能會導致部分蘋果手表在美國市場被禁售。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AliveCor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獲悉美國政府不會推翻ITC在去年12月的一項裁定,該裁定認定Apple Watch侵犯了該公司心電圖(ECG)技術的專利。
在裁決中,美國貿易委員會(ITC)建議,對擁有心電圖功能的Apple Watch型號實施有限排除令,在美國境內禁售。但ITC不會立即執(zhí)行禁令,因為蘋果公司和AliveCor之間還有其它官司有待解決。此外,美國專利商標局去年12月也宣布AliveCor公司的部分專利無效。
AliveCor和蘋果公司之間有多起法律糾紛。AliveCor還對蘋果提起了反壟斷訴訟,指責Apple Watch壟斷美國心率監(jiān)測App市場,蘋果則反訴AliveCor侵犯專利權。此外,蘋果還在與醫(yī)療技術公司Masimo打官司,Masimo聲稱使用光傳感器測量血氧水平的Apple Watch侵犯了其脈搏血氧儀專利。
本文轉自于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