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菜根譚》中說:
“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jié)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nèi),滿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一個人身處低谷,就像是全身都扎著針、敷著藥,不知不覺中獲得進步。
而處在順境之中,就像是被各種兵器所包圍,不知不覺中消磨了意志。
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人越是在順境,越要清醒自律;越是逆境,越要自愈自勵。
01
繁華中自律
馮唐曾講人生有八慎,其中有一條是“慎順”。
警惕人生太過順遂。
一個人太順利的時候,容易丟掉內(nèi)心的清明。
因為一點成績沾沾自喜,失去了對環(huán)境的判斷;為了追逐欲望放縱自己,放棄了堅守的底線。
清代年羹堯為雍正繼位立下汗馬功勞。
雍正把整個西北的軍隊、財稅、官員任免都交給他。
年羹堯飄飄然,在一片歌頌聲中把自己當成了西北王。
他命人在府衙畫上五爪金龍,吃飯叫“用膳”,賞別人東西叫“賜”。
出門要黃土填道,一副皇帝的排場。
這些僭越讓雍正漸漸不滿,很快年羹堯就被鎖拿進京,淪為階下囚。
最終年羹堯在獄中自殺,子孫充軍發(fā)配,家產(chǎn)全部充公。
從風光無兩到抄家流放,才不過兩年時光。
越是攀高的時候,越要懂得低調(diào)律己,約束自己的貪婪,克制自己的傲慢,才不至于給自己招來禍患。
曾國藩可謂位極人臣,但他時刻繃著一根弦,對自己、對家人嚴格要求。
曾國藩曾告誡弟弟說:
“吾意我家方在鼎盛之際,此等處總宜收斂,不宜過于發(fā)揚,望弟時時留心。”
我們家現(xiàn)在是很風光,但是越風光,你們越要收斂,不要太張揚。
清朝對乘轎有嚴格的規(guī)定,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乘坐四人小轎。
當時他的兒子曾紀澤沒有官位,卻經(jīng)常乘坐四人轎,四弟在家里打理家事,也經(jīng)常乘坐四人轎。
曾國藩寫信過去,把兒子和弟弟痛罵一頓,讓他們不要逾越,嚴守規(guī)矩。
平定太平天國,很多人讓曾國藩“稱帝”。
湘軍將領曾經(jīng)寫下“王侯無種,帝王有真”的對聯(lián)暗示曾國藩。
對手李秀成被俘之后,也認為曾國藩勢可傾國,愿意招撫舊部,擁戴曾國藩稱帝。
但是曾國藩不為所動。
他自己沒有野心,也不愿讓戰(zhàn)禍重啟。
身邊勸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終保持了一份清醒和自知。
在攻陷南京不久,他就主動裁撤湘軍,停征軍餉,讓弟弟曾國荃借病離職。
八年之后,曾國藩以兩江總督的身份死在任上,追贈太傅,謚號“文正”,各省建專祠紀念。
功高震主,卻能全身而退,這樣的人翻遍歷史,也不過寥寥數(shù)人。
高手渡過險灘,卻容易在開闊的地方翻船;山路上平平安安,到了大道卻容易出事故。
越是繁華處,越是自律時。
《高手》中講:真正能成事的高手,越是一帆風順的時候,越是謹慎,絕不會在順境中得意忘形、忘乎所以。
保持謹慎,不得意忘形,一個人才能平安順遂,規(guī)避禍患。
02
低谷中自勵
人有旦夕禍福,命運從不由我們做主。
真正強大的人,在巨大的苦難中,依然可以昂揚精神,自勉自勵。
明末思想家顧炎武小時候得過天花,差點丟掉性命,后來雖然僥幸痊愈,從此變得體弱多病,藥不離身。
而且因為天花,他的左眼球上長了一層白膜,視力也變得模糊。
但是他卻從未自怨自艾,抱怨過命運。
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
每天溫書兩百頁,功課做不完,絕不睡覺。
眼疾不是他的障礙,反而讓他更加珍惜可以讀書的日子。
他以過人的毅力抄寫了三百萬字的《資治通鑒》。
外出時,也在毛驢上掛著書,邊走邊讀,隨時查閱。
歷經(jīng)幾十年的辛勞,終于成為有明一代出色的學者。
作家胡海波說:
“要解決問題,而不要去對抗問題;改變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而抱怨是對抗問題的方式。”
很多人遭遇苦難,總是覺得不公平,覺得自己的悲劇命運,來自老天爺?shù)膮^(qū)別對待。
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這樣的人只會一直沉淪下去,再也沒有翻身的希望。
學會坦然接受,尋求突破和改變,才是人生低谷中的最優(yōu)解。
清末畫家任伯年三歲開始作畫,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道中落。
他被迫去扇子店做學徒。
從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少爺,到吃不飽飯的學徒,巨大的落差卻沒有把他打垮。
無論何時,他都沒有放棄過畫畫,每天不管多累,他總會抽出時間畫上幾筆。
沒有錢買紙,他就偷偷收集店里的廢紙作畫。
其他學徒都覺得他很奇怪,飯都吃不飽,還有心思畫畫。
后來店老板發(fā)現(xiàn)了他的畫,為他的技藝感到驚訝,于是讓他在店里的扇子上畫畫。
從此,任伯年擺脫雜役,專心作畫。
他變得更加勤奮,一點時間也不愿浪費,冬天手上到處是凍瘡,卻依然堅持不懈。
十余年后,任伯年開始揚名,成為清朝有名的大畫家。
作家李倩曾言:“上帝在送給你禮物之前,會先變成魔鬼來考驗你。”
苦難從來不是壞事,它是人生的挑戰(zhàn),機遇,更是磨刀石。
一個人若是一輩子順風順水,那他多半只能做個庸人。
世上只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不要被輕易打垮,不要輕易認輸。
當你真正豁出去拼一把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困境多半是個紙老虎。
咬咬牙,扛過去,生活自會許你深邃遼闊。
▽
周國平曾說,人生中有兩種情境最能檢驗人的靈魂的品質(zhì),一是成功,二是苦難。
人生路遠,世事無常,有順遂就一定有苦難,有繁華就一定有低谷。
身處繁華中,要嚴于律己;遭遇低谷時,切勿自暴自棄。
不驕不躁,不卑不亢,這才是成年人最好的姿態(tài)。
本文轉(zhuǎn)自于 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