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俄之間目前建成的唯一天然氣長輸管線,預計年底前全線貫通;全線投運對東部沿海地區(qū)的天然氣需求提供進一步保障,中石油也能更有效地控制資源池成本
11月18日,國家管網消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全線完工。工程預計年底前全線貫通,屆時年供應天然氣有望提至380億立方米。
另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9月20日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下稱俄氣)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CNPC,下稱中石油集團)達成協(xié)議,提前到2024年12月將中俄東線管道供應量提升至滿負荷,此前原計劃是在2025年初實現(xiàn)這一目標。
這是中俄之間目前建成的唯一天然氣長輸管道。中俄東線起自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由布拉戈維申斯克進入中國黑龍江省黑河,止于上海市,途徑黑龍江、吉林、內蒙、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9省區(qū)市,輸氣區(qū)域集中在東三省、京津冀、長三角。中俄東線的最后一段工程為江蘇南通至甪直段,目前已經完工。
2013年9月,俄氣與中石油集團敲定為期30年的供氣長期協(xié)議,最終每年通過中俄東線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管道天然氣,當時即被認為有助于降低中國成本較高的LNG進口價格。(詳見財新網報道《中俄管道氣有望降低中國進口LNG價格》)
一位天然氣資深分析師告訴財新,中俄東線的投運對國內天然氣需求,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qū)的需求,可提供進一步保障;也向東三省提供了成本更低的天然氣資源。對中石油集團而言,也能更有效地控制資源成本。
通過中俄東線供應的天然氣價格跟油價掛鉤,在中國從多個國家進口的管道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LNG)當中,中俄東線價格相對便宜。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fā)布的文章顯示,2021—2023年,中國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價格分別約每立方米0.9元、1.66元、2.02元,均低于從緬甸和烏茲別克斯坦進口的天然氣。同時,這一價格也低于這三年間中國LNG進口平均價格,后者分別為每立方米2.13元、3.79元、2.99元。
中石油集團的數(shù)據顯示,2023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為391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以此計算,中俄東線可滿足近10%的全國天然氣需求。同一年,中國進口天然氣1656億立方米,其中LNG占比59.4%、管道氣占比40.6%。
中俄東線是全球最長的輸氣管道,全長8111公里。境外端的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力量” (Power of Siberia pipeline)管道全長約3000公里;國內部分全長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按照北段(黑河-長嶺)、中段(長嶺-永清)、南段(永清-上海)分段建設,并配套建設地下儲氣庫。
中俄東線自2014年9月開建,2019年12月北段率先投產通氣;投產之初,中俄東線年輸氣量約50億立方米。2020年12月3日,中俄東線中段投運。此后2021年、2022年,中俄東線輸氣能力分別約150億立方米。
2022年12月7日,中俄東線安平-泰安段、泰安至泰興段投產通氣,通過與西氣東輸?shù)裙艿阑ヂ?lián)互通,實現(xiàn)“北氣南下”至長三角地區(qū)。到2023年,中俄東線輸氣再提至200億立方米。至今,中俄東線累計運氣量780億立方米。
國家管網集團表示,中俄東線是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之后,向中國供氣的第三條跨境天然氣長輸管道。其中,中俄東線也是四大能源戰(zhàn)略通道之一的東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大通道包括三條陸上通道和一條海上通道:東北通道(中-俄)、西北通道(中國-中亞)、西南通道(中-緬)、東南海上油氣通道。
中俄東線之外,2022年2月,俄氣公司還與中石油集團簽署一份天然氣長期購銷協(xié)議,計劃經由遠東線(the Far Eastern route)向中國新增供應100億立方米的管道天然氣,屆時每年向中國供應的管道天然氣總量將達到480億立方米。(詳見財新網報道《俄向華新增天然氣供應100億立方米》)
俄烏沖突之后,歐洲市場開始多元化天然氣供應國,失去最大客戶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也謀求加速南下至中國等亞太國家。當前,市場關注的另一焦點在于跨境蒙古國、年輸500億立方米的“西伯利亞力量—2” 天然氣管道,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9月4日報道,相關供氣協(xié)議的商業(yè)談判正在進行當中。
本文轉自于 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