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生產并向加拿大出口電動汽車的企業(yè)主要是特斯拉和極星
加拿大政府決定,從2024年10月1日起,對所有在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額外關稅。當地時間8月26日,加拿大財政部披露以上信息。
目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出口到加拿大,適用的關稅為6.1%。10月1日加征后,稅率將升至106.1%。
8月26日晚間,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fā)言人稱,加拿大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反對和嚴正交涉,一意孤行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加征關稅,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方還稱,中國電動汽車依靠持續(xù)技術創(chuàng)新、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和充分的市場競爭快速發(fā)展,是比較優(yōu)勢和市場規(guī)律共同作用的結果,并非依靠補貼取得競爭優(yōu)勢,加方對中國所謂的“產能過剩”的指責毫無依據。
目前,在華生產并向加拿大出口產品的電動汽車企業(yè)主要是特斯拉(NASDAQ:TSLA)和極星(NASDAQ:PSNY),整體出口量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整理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向加拿大出口新能源乘用車1.32萬輛,同比增長500%;2023年全年出口4.17萬輛,同比增長751%。
乘聯(lián)會的數據還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極星向加拿大出口了約600輛純電動乘用車。照此估算,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生產并出口至加拿大的汽車超過1萬輛。
特斯拉在美國、中國、德國均布局了整車產能,其中上海工廠的產能最高。2023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累計生產約95萬輛汽車,在其全球產能中占比過半。上海工廠因此成為特斯拉在全球主要的出口生產基地。
此次加拿大加征關稅,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正是特斯拉。當地時間8月26日,特斯拉收報213.21美元/股,跌3.23%。
極星主要股東是沃爾沃汽車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2022年6月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合并在納斯達克上市?;诠蓶|方優(yōu)勢,極星在華生產,同時瞄準中國、歐洲和北美三大主要電動汽車市場。目前極星的主要產能位于中國四川成都和浙江臺州、寧波。
為應對市場和政策變化,極星積極拓展生產布局。2024年8月,極星宣布已開始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沃爾沃工廠生產SUV車型極星3,供應美國和歐洲市場。2023年末,極星披露與吉利控股集團、雷諾韓國汽車達成協(xié)議,從2025年下半年起,在雷諾韓國汽車的釜山工廠生產極星4車型,供應北美和韓國市場。(詳見財新網報道《極星新車型將在韓國工廠生產 曲線進入美國市場》)
2024年6月24日,加拿大財政部宣布,計劃從7月2日起,就如何應對中國產電動汽車進口展開為期30天的政策咨詢,以防止因加拿大貿易伙伴近期采取的行動而造成貿易轉移現象。
加財政部當時稱,汽車制造業(yè)直接為加拿大提供了超過12.5萬個工作崗位,而美國和歐盟近期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采取的保護措施有可能導致大量中國電動汽車涌入加拿大市場。
加財政部宣稱,中國缺乏嚴格的勞工和環(huán)境標準,且由國家主導的產業(yè)政策正造成全球產能供過于求,將削弱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全球電動汽車生產商的盈利水平。(詳見財新網報道《加拿大就中國產電動汽車展開政策咨詢 或加征關稅并削減購買補貼》)
加拿大此舉被視為追隨美國步伐。當地時間2024年5月14日,美國白宮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等多項產品加征關稅的幅度。其中,對電動汽車加征的稅率將自2024年8月1日起升至100%。美國汽車關稅稅率本來為2.5%,加征后總稅率達到102.5%。(詳見《財新周刊》報道《關稅風暴》)
當前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面臨嚴峻挑戰(zhàn)。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對產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發(fā)起反補貼調查。2024年7月4日,歐委會發(fā)布初裁結果,認定中國電動汽車及產業(yè)鏈受益于補貼,對歐盟電動汽車企業(yè)造成威脅。自7月5日起,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為期四個月的臨時反補貼關稅。
8月20日,歐委會預披露終裁結果,三家接收抽樣調查企業(yè)面臨的加征稅率均較臨時關稅小幅下調,上汽集團面臨的加征稅率從37.6%下調至36.3%;吉利汽車面臨的加征稅率從19.9%下調至19.3%;比亞迪面臨的加征稅率從17.4%下調至17%。特斯拉向歐委會申請了單獨審查,歐委會裁定其加征稅率為9%。其他未被抽樣但配合調查的企業(yè)加征稅率為20.8%,不配合調查企業(yè)面臨的加征稅率為37.6%。
本文轉自于 財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