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位家庭主婦,46歲學(xué)畫畫,潑辣生猛
我是一條藝術(shù)主理人玉茹,
今天為大家介紹素人藝術(shù)家孫瑤瑤。
她是合肥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
46歲,沒有受過專業(yè)藝術(shù)訓(xùn)練的她開始畫畫。
▲
兒時沒有小伙伴一起玩,她就很喜歡去家對面的公園,自己在那里摘野花、觀察蜻蜓、跟螞蟻玩。
▲
麥田里的兩只鴨子,2023
五個小南瓜,2023
“我自己很喜歡很寧靜的一種孤獨感,雖然是一個人,也很溫暖。”
在工作室的小茶幾上,放著一幅藍(lán)色的小松鼠。孫瑤瑤興奮地給我介紹那是她在加拿大的公園里遇到的,那只松鼠站在一根倒下的粗壯樹干上,她就駐足蹲下來近距離地觀察。“它不像別的松鼠一樣,一受驚就跑開了,反而很鎮(zhèn)定地踱來踱去。整整半個小時,我就坐在它對面,好像有一種和它對話的感覺。”
回到家之后,她就把它畫了下來,特別的藍(lán)色,全白的肚皮,泛著金色的尾巴,期待在未來的某天還能再遇見它。
▲
孫瑤瑤過去很少畫人物肖像,唯獨塔莎奶奶是個例外。塔莎奶奶也是插畫家,堅持畫畫直到90多歲,在家里養(yǎng)了很多小動物,每天在園子里勞作,種四季的花卉,穿著碎花長裙,戴著頭巾。
▲
孫瑤瑤給玉茹介紹工作室留下的畫作
盡管已經(jīng)辦了兩次個展,孫瑤瑤覺得自己并不是“畫家”,只是一個“很愛畫畫的人”。在工作室里還有不少畫從未展出過,大多是比較早期的作品。
桌上放著一幅叫《秋田》的畫,由幾個大色塊組成,那是她的第一幅寫生畫。“那時候跟著朱春林老師到福建五夫,甚至顏料、畫筆、畫框和架子都是朱老師幫著借來的,結(jié)果到了那兒,我完全不敢下筆。因為大家都是學(xué)生或者專業(yè)的老師,我怕別人笑話。”
▲
工作室里最多的還是《塔莎奶奶的生活組畫》。這些畫其實很多人喜歡,但她暫時不想出售,想自己先留著。
▲
孫瑤瑤在工作室創(chuàng)作
▲
孫瑤瑤工作室一角
幾十年前她所向往的“自由自在”,如今也已不再是只能觀望的遙遠(yuǎn)想象。拍攝那天,她準(zhǔn)備去公園寫生,畫架、畫筆、顏料和一堆畫材把兩個帆布包裝得鼓鼓囊囊,笑著跟我說去寫生要帶的家伙事兒可不比攝影師更少。我們來到湖邊,她麻利地支起畫架,不再說話,沉浸在畫布上。
“很多人都覺得我太吃虧了,幾十年在家里帶孩子,也沒有了自己的事業(yè),我不這么覺得。為家庭、為孩子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我其實得到了很多快樂,也和他共同成長了,我不后悔。”
▲
孫瑤瑤在公園寫生
冬日的陽光將水面照得波光粼粼,蘆葦桿隨意地錯落在岸邊,對岸的山和光禿的樹椏凸顯著冷色調(diào),孫瑤瑤指給我們看遠(yuǎn)處的鳥窩和飛起來的鳥,然后把它們都留在畫布上。
在戶外寫生,一畫就是一整天,太陽移動的角度宣告著時間的流逝,但她將時間留在了筆下。“如果有人問我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我說我的時間都在畫里呢,我愿意這么去表達(dá)。”
本文轉(zhuǎn)自于 新浪 一條